近日,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、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通知,確認16個城市(區)為第二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(區),無錫在列。此次獲評,將為“誠信無錫”品牌的打造注入新動力。從市發改委獲悉,我市信用體系建設將持續發力,重點圍繞服務“放管服”改革,積極探索信用惠民便企的新舉措,讓市民、企業的生產生活更加便利。
“誠信無錫”建設數年來,已經實現信用制度全面覆蓋、信用服務全面實施。全市層面累計出臺各類規范性制度22個,各部門、各行業累計出臺各類規范性制度40多個,構建了全面、系統、完善、細致、精準的社會信用體系總體制度框架。市公共信用綜合服務平臺已整合“無錫市企業信用數據庫”“自然人信用信息庫”“失信企業黑名單庫”等資源,全市35萬家企業、4500多家社會組織的2933萬多條信用信息和655萬常住人口2.9億條信用信息歸集入庫。下一步,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將合力推進公共信用信息全覆蓋,并優化數據項和設計模型,提供“一站式、點對點、不見面”全流程在線查詢。
“信用”的應用場景也不斷拓展。上半年我市推進基于個人信用基準分的自助式查詢和產品開發,拓展“誠信阿福分”APP 移動端應用。隨著個人信用積分管理機制的建立,不僅市民可以便捷高效地“享受”自助式終端查詢服務,而且在政務服務大廳和辦理流程中也將引入“誠信阿福分”,推進“信易+”產品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。
信用體系的建設,將與“放管服”改革更深地結合,推進行政管理從“門檻管理”向“信用管理”轉變。市發改委人士介紹,將與相關部門合力推行信用承諾、減少證明材料,助力激發市場發展活力和社會創造力。據悉,我市力爭到2019年底,在金融、交通出行、園林旅游、養老服務等重點領域形成個人信用積分場景應用示范樣本;在公共服務、醫療健康、文體健身、城市生活等多領域實現信用惠民場景應用,建立信用激勵與獎懲機制,促使信用普惠于民。同時,還將進一步提高守信主體獲得感,提升全社會誠信意識,營造更加優良的信用環境,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支撐、新動力。